青光眼初期可能没有症状,但它却在不知不觉中「偷走」正常视力,造成永久无法挽回的视野损害,因此,了解青光眼的致病成因与预防方法,有助于防止视力小偷,杜绝青光眼的伤害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,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,排名全球「致盲率」第二的眼疾,有超过670万人因青光眼而失明,若以各国青光眼平均罹患率1.37%预估,台湾可能的青光眼患者,约有30万人,其中仅有17%的患者会主动到眼科就诊,由于青光眼初期症状不明显,等到视野出现缺损,视力已经难以挽救,因此了解青光眼的病因以及治疗与预防方法,已成为视力保健最刻不容缓的课题。
青光眼与眼压
青光眼是一个由很多不同病因所造成的疾病,因此它们的治疗及病情的预后也不尽相同,但是它们又有一些共同的特征,就是会引起解剖学上的异常,即我们常听到的视神经萎缩或凹陷,更进一步也会引起功能上的异常,就是我们熟知的视野的缺损或缩小,而这些现象多是眼压不正常引起的,因此降低眼压,多半能阻止或减慢病程的继续恶化,但对于已损害死亡的视神经纤维,则无法再生。
为了将眼球维持在一定的形状,以保持眼睛光学功能与正常新陈代谢,睫状体会分泌房水来执行这个工作,当房水排出的通路受阻、蓄积,就会造成眼压的升高。一般正常的眼压是10至20毫米汞柱之间,但也有一群病人眼压正常,但是视神经已经萎缩,视野也造成缺损,我们称之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;相反的,有一群人却是眼压高于正常,但是他们的视神经可能一辈子都没问题,这种病人称之为高眼压症。除此之外,我们也要考虑眼压有昼夜变化,因此不能以单一次的眼压来做为诊断的依据,因此长期定时的追踪是非常必要的。
青光眼的症状及诊断
慢性青光眼的病人往往没有自觉症状,等到病人发觉视力降低时,多半已经是末期;急性青光眼的病人会有头痛、呕吐、视力模糊、看灯光有虹晕等症状。
诊断青光眼最重要的就是眼底视神经检查,因为它是目前所知最早会出现病变的地方。其它如视野检查及眼压测量、细隙灯,也是诊断、追踪、或评估治疗效果的不可或缺的辅助。
青光眼的治疗、预防与预后
青光眼的治疗可以大致分为药物、雷射以及手术,依照诊断病因的不同,选择的优先级也不一样,青光眼的药物也不例外,所以药物的使用越简单、种类越少越好。
青光眼的病人最关心的就是会不会失明?但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,例如青光眼的种类、病情是否早期诊断、诊断后的治疗是否得当,以及病人本身是否有其它风险因素等,都会影响预后。但是约有10%青光眼病人失明的原因,却是因为没有依照医师的指示用药,这是占所有青光眼可预防原因中的第一位。
青光眼病人常常会心急自己能做些什么,来帮助自己的病情?在这里特别建议,务必要按时点药及保持生活正常,除此之外,因为青光眼和所有慢性病类似,是需要长期追踪治疗的,因此找一位可以信任的医师,做定期的检查,切忌四处找不同的医师,用尽了所有药,这样病急乱投医,其实对病情一点帮助都没有,请病人特别注意。
每日确实做好隐形眼镜保养外,水盒的清洁及更换也不可忽略,远离红眼症,就从给保养液干净的「家」开始。
阳光灿烂的夏天正是出游的好时机,草莓族小美也趁着假期和三五好友到南台湾的垦丁来了趟消暑之旅,一群年轻人白天在海滩游泳晒太阳,晚上就到垦丁大街饮酒狂欢,直到凌晨二、三点才回饭店休息,累到精疲力竭的小美,迷迷糊糊地取出一个沾满黑污的隐形眼镜水盒,迅速摘下镜片放入,倒头就睡。
果然,在假期过后,小美开始觉得眼睛不舒服,出现红肿刺痛、畏光流泪、视力模糊的症状,就医才发现是隐形眼镜水盒没有适当清洁及更换,导致水盒内细菌孳生,进而污染隐形眼镜,而造成细菌感染引发「红眼症」,眼科医师告诉小美:「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失明。」让她吓得半死,以后清洁隐形眼镜水盒再也不敢偷懒了。
水盒不干净 红眼症上身
夏季的高温最适合细菌易滋生,其中在隐形眼镜族中最常见、也最危险的,就是镜片清洁污染造成的绿脓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感染,这两种细菌长存在于环境当中,一旦因为水盒清洁不当,来自盒内的细菌会沾附镜片,进而入侵角膜造成感染、溃疡,通常此类症状来得又快又急,若未及时就医,不但视力会受到影响,甚至有失明的可能。
根据统计,台湾目前隐形眼镜族已逼近300万人,当中有超过6成隐形眼镜族每天配戴时间超过9小时以上,若是从事度假旅游、户外活动,从早到晚狂欢,配戴隐形眼镜的时间更是拉长至十多个小时,像小美这种不照着既有程序保养隐形眼镜水盒的懒人一族,眼睛更易因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造成缺氧,让镜片上附着的细菌趁机攻击免疫力不佳的眼睛角膜,形成结膜炎、角膜感染等红眼病症。
清洁水盒 远离兔子眼
因此,隐形眼镜族要避免红眼症的发生,水盒的清洁工作与更换,是除了镜片的保养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,因此每次戴上隐形眼镜之后,务必用清水冲洗水盒,并且以牙刷将水盒周围的凹槽、封口、盒盖里外刷洗干净,确认清洁不脏污后,再于通风处阴干,购买新保养液的同时更换新水盒,以避免细菌的产生。
但市面上水盒的种类琳琅满目、规格不一,如何挑选适当的水盒达到隔绝细菌的目的,是隐形眼镜族爱眼护眼的必要功课,记住以下几个原则,帮您远离兔子眼,做个保养达人。
选购水盒的四大原则
1 立体设计
浸泡隐形眼镜应让镜片悬浮在保养液中,让保养液完全浸润镜片,达到清洁、保湿、杀菌、去蛋白等作用,水盒采用立体设计,如肋骨般的球面凹槽,不但方便取出,避免镜面因摩擦遭受破坏,还能使镜片完全悬浮,不紧贴底部,达到彻底清洁杀菌的效果。
2 不能有涂料加工(Coating)
部分水盒的盒身加入银离子成分,虽然宣称可加强杀菌功能,但也可能吸附在镜片上,产生有毒物质,对角膜造成伤害,因此应避免选购有涂料加工的水盒。
3 需为高密封设计,不漏水
确认盒盖完全密封是保养隐形眼镜重要的步骤之一,部份设计瑕疵的水盒,盒盖无法完全密封,不但让保养液「漏水」,更可能让细菌趁「缝」而入,污染镜片造成感染。
4 盒身不能有色泽
市面上常见水盒盒身添加色彩,虽然美观大方,但颜色可能因浸泡而释出,附着镜片,造成角膜的伤害。
不过,在此特别提醒,选择水盒同时,也必须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正确的保养步骤,包括每次配戴时,以及保养隐形眼镜前洗净双手;隐形眼镜在配戴后,用多功能保养液冲洗每一镜片的正反面至少各5秒钟,再放入隐形眼镜盒保存,在有效期限内用完隐形眼镜保养液;多管齐下,才能保护灵魂之窗,永远健康地陪伴在我们左右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